进入新时代,档案工作者必须牢记使命,勇担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记录好、服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荆门档案工作而言,我们坚持从6个方面着力,切实提升管理水平。
一、着力把牢政治方向
政治性是档案工作的根本属性。做好档案工作,首要的就是把牢政治方向。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发挥好档案资源优势,努力从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推动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以扎实的工作、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作风维护党的形象和声誉,用档案说话、用事实发声。
二、着力提升依法治档水平
一是法治宣传突出“活”。用好传统的宣传形式,充分利用6.9国际档案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依托网站、党校等多种平台,借助人大执法调研,联合执法检查等手段开展档案法制宣传。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法治文化六进、文艺汇演等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法治宣传中来,在生动活泼的形式中寓教于乐。
二是信息报送突出“准”。随着双随机一公开、信用体系建设、两法衔接平台建设、档案违法季报等工作的推行,档案法制建设的外延不断扩大,档案法制信息的报送也越来越多。我们在信息报送上下功夫,做到“准确计量、准确定性、准确报送”,防止数据不实和数据做假。
三是执法检查突出“硬”。坚持用好《档案法》这一法律武器,对违反档案法的行为敢于亮剑,做到执法检查全覆盖、行政处罚动真格,做好档案工作的“守业人”。
三、着力提升档案服务水平
一是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优服务。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大活动、重要任务和中心工作,分门别类收集整理、开发利用档案资源,并通过档案史料选编、档案专题汇编等形式,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详实资料和依据。加强对档案资料的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提炼观点思路,提高档案工作为科学决策服务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前瞻性。
二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优服务。积极探索档案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把档案服务工作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服务的广度、深度上取得新突破。
三是围绕基层基础优服务。增强服务农业农村的能力,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的验收,组织推进精准扶贫档案的规范建设,开展档案工作示范村、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探索乡镇档案馆建设,抓好规范建档向基层延伸。
四、着力提升规范管档水平
一是资源建设注重完整性、灵活性。牢固树立构建档案大资源的理念,做大资源建设的底盘,坚持应收尽收,做到文书和实物、官方和民间、专业和文化等档案并重。加大民生档案接收力度,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在就业、住房、医疗、食品安全、收入、养老、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好民生档案接收工作。注重档案接收的灵活性,采取寄存、租赁库房、单位保管等多种形式,依法接收、保管档案。
二是目标管理注重计划性、严肃性。坚持有计划申报、有计划指导、有计划验收,加强目标管理单位的统筹,防止年底扎堆验收。注重档案目标管理的严肃性,不得与中介机构挂钩,不得随意降低验收标准,不得利用目标管理谋取任何个人私利。
三是建档领域注重地域性、创新性。近几年来,我们在媒资档案的抢救和保护、长寿文化建档、企业规范建档、美丽乡村建档、“放管服”改革、国有企业“三供一业”改革等领域强化建档,形成了特色,持续在地域性、创新性上下功夫,不断拓宽建档领域,争创工作特色。
五、着力提升开发利用水平
一是着眼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结合重大纪念活动,结合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开发项目实施,推出一批高层次的档案文化产品,讲好档案背后的荆门故事,为荆门建设区域性增长极提供文化支撑。
二是着眼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度挖掘整理党史国史档案资源,“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以鲜活的档案案例,诠释加强党的领导。
三是着眼于提升档案工作影响力。把档案宣传展示作为打造精品档案文化品牌的关键举措来抓,扩大与主流媒体的合作。紧紧围绕中心,抢抓重要时间节点,策划档案展览、撰写资政报告,提升档案馆公共服务影响力。
六、着力提升信息化水平
一是纸质档案数字化和利用平台建设同步。继续实施“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行动,加快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构建市县两级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三大重点数据库建设。同步规划网络利用平台建设,做到数字化成果及时提供利用;同步建立面向档案馆工作人员及前来档案馆利用档案人员的馆内档案利用服务平台,有效提高档案利用率,实施“利用网络化”,推动全市档案信息化成果共享。
二是电子文件在线归档和OA系统建设同步。电子文件在线归档依托的是OA办公自动化系统,各地把电子文件在线归档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规划,加强与各级电子政务部门联系,在OA系统建设过程中同步集成档案管理软件,实现电子文件在线归档和OA系统建设同步。
三是数字档案馆和新馆建设同步。按照省局要求,市州档案馆五年内要全部建成数字档案馆,县市区级档案馆五年内60%要建成数字档案馆,新建档案馆要全部建成数字档案馆。目前,我市沙洋、掇刀新馆已建成,市馆和东宝新馆主体工程有望年底完工,京山、钟祥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各地正在以新馆建设为契机,同步规划数字档案馆和智慧档案馆,在土建设计的同时设计网络建设方案。网络工程与装饰工程同步建设,确保新馆全部建成网络基础设施满足建设“五位一体”公共档案馆的需要、建成达到国家标准的数字档案馆。
(作者系市档案馆馆长)